CCN传媒首页
|
图片中国
|
异域风情
|
时事资料
|
图片专题
|
行走天下
|
魅力城市
|
作者专区
|
业界快讯
|
电子杂志
|
资料库
|
CCN传媒论坛
设为首页
-
加入收藏夹
ENGLISH
-
中文简体
首页
|
作品展示
|
图片专题
|
精品推荐
|
拍摄手记
|
自我介绍
|
联系方式
|
CCN论坛
图片搜索:
综合查询
图片名称
图片编号
作者姓名
关键词
本网查询
CCN综合查询
图瓦人--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
图瓦人的故事
在新疆的阿勒泰地区,保留着当今世界上最后一块未遭污染、未被开发利用的原始生态地——哈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。那里是郁郁葱葱的植物王国,是万物竞生的动物乐园,那里还有一块风姿绰约、充满灵性的水域——哈纳斯湖。
在哈纳斯湖畔,居住着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---图瓦人。他们主要聚居在哈纳斯、禾木乡、白哈坝。长久以来,这个人口总数仅为2000余人的..
[全文]
图瓦人的故事
在新疆的阿勒泰地区,保留着当今世界上最后一块未遭污染、未被开发利用的原始生态地——哈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。那里是郁郁葱葱的植物王国,是万物竞生的动物乐园,那里还有一块风姿绰约、充满灵性的水域——哈纳斯湖。
在哈纳斯湖畔,居住着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---图瓦人。他们主要聚居在哈纳斯、禾木乡、白哈坝。长久以来,这个人口总数仅为2000余人的游牧民族似乎在背对着现代文明生存,他们极少与外界联系,保留着极为完整的古老部落风貌、氏族血缘观念、民族意识及宗教崇拜等。他们信奉萨满教和喇嘛教,而且依旧保留着古代先人对火及自然的原始崇拜,每年都要祭山、祭水、祭天、祭火、祭敖包。
图瓦人以放牧和狩猎为主,居住在原始的、用原木筑砌成的、下方上尖的低矮小木屋里。由于受环境的影响,图瓦人的生活习惯和哈萨克族以及蒙古族牧民很接近,饮食以牛肉、羊肉、牛奶、奶圪瘩、酸奶、奶酒等肉食、奶制品为主,土豆等自产的少量蔬菜为辅。图瓦人除欢度敖包节外,还过汉族的春节、正月十五等节日。每年开春,勤劳勇敢的图瓦人就会赶着牛、羊,背着蒙古包、酒囊外赶场,过一段游牧生活。7月15日-----8月15日期间还要外出打草,为牲畜准备过冬粮草。
相传,图瓦人是成吉思汗西征时遗弃的老弱残兵。因此,外界并不认可他们民族,在户籍记录中,民族一栏填的是蒙古族。图瓦人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,但没有文字。图瓦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,与哈萨克语相近,因此图瓦人均会讲哈萨克语,但现在的图瓦人学校基本是普及蒙古语。关于图瓦人的历史是以口传至今的,因为没有文字考证,这些民间流传的故事便充满了神奇色彩。
在哈纳斯乔不特图瓦新村,孙辈绕膝的阿可克孜老妈妈讲述了一个从她的祖母那儿听来的、追溯祖先历史的故事:1930年前后,回族人大动干戈,侵占了图瓦人世代居住的祖籍-------哈纳斯,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的图瓦人被迫赶着牛羊,携儿带女,沿着禾木河一路逃亡到外蒙古,辗转迁徙,苟且偷生在波尔河松合乌德县的一个小村庄。三个月后,阿尔泰地区下了一场大雪,回族人因为不能适应寒冷的生活环境,离开了哈纳斯。寄人篱下的图瓦人闻迅喜极而泣,不顾数九寒天,迅速收拾家当重返故土。在长达一个月的长途跋涉中,牛羊大部分被冻死,损失惨重。结束了逃亡生涯的80户图瓦人家回到哈纳斯,只能从头起步,白手起家。1959年,新疆解放,响应政府的号召,所有的图瓦人都搬到了布尔津县红旗乡,牛、羊、马充公,吃起了大锅饭。只有15户牧民依旧过着游牧生活,直到1982年,图瓦人才重新过上了自己喜爱的游牧生活。
铁木尔老人讲述了一个关于部落形成的传说。很早以前,阿勒泰山脉都是图瓦人的领土,图瓦人有三大部落:开木机克、特连各特、乌尔拉哈依。二十世纪初,由于清政府的腐败、衰落,西方列强趁势侵入,沙俄强占了阿勒泰山脉以北的地区。从此,开木机克,特连各特部落被划归苏联领土,只有乌尔拉哈依部落仍在中国境内。后来,乌尔拉哈依部落又被划为七个部落:
阿可搓烟 居住在禾木乡、哈纳斯、白哈坝、外蒙一带;
搓烟 居住在禾木乡、哈纳斯、白哈坝一带;
毛恩卡克 居住禾木乡、哈纳斯、白哈坎一带;
乌尔思克 居住在此阿尔泰地区喇嘛教乡一带;
查热尔 居住在青河一带;
巴热木别思 居住在青河一带;
梅尔恩 居住在外蒙一带;
受传统氏族血缘观念的影响,远古时代,图瓦人不允许同部落通婚,只允许同族人通婚;改革开放后,才允许与外族通婚。但由于图瓦人与外界联系甚少,村内亲缘关系错综复杂,近亲结婚频繁,对优化基因不利,所以图瓦人的整体民族素质较低。
在图瓦人部落里,传统的管理机构是“五官”:旺、共、白四、塔机、梅尔思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图瓦人的观念也在慢慢与现代人接轨。现在,部落依旧存在,“管理者”却变成了图瓦人民主推选的“村长”。但是由于图瓦人信奉喇嘛教,管理部落内部民俗事务的权威人士还是喇嘛(专门接受过佛理教育,获取了毕业证)和哈尔热克丝(没有获取毕业证,仅次于喇嘛的地位),牧民的婚丧事(多指丧事)大都由他们来主持。
哈纳斯绝伦的风景,纯朴的民风让我流连忘返,但图瓦人的生存状况却让人忧虑重重,他们的生育率很高,但近百年来,人口总数并不成正比增长,其中最真接的原因是图瓦人酗酒成性,酒后伤人。同时图瓦人的饮食结构也极不合理,他们的主食是肉类和奶制品,少食蔬菜,致使脂肪摄入过高,造成高血压,冠心病等富贵病。又无足够的经济来源和较好的医疗设施来治疗。因此图瓦人的整体健康状况较差,平均寿命较低,幼年丧父、丧母、中、老年失子的情形司空见惯。图瓦人的受教育情况也令人担忧,当地虽有民族学校,但设施较差,教学质量偏低,因贫困而辍学的孩子也比比皆是,仅有1%经济状况较好的适龄人口能接受中专以上教育。因此,图瓦人的民族素质的提高不容乐观。
但是无论如何,哈纳斯图瓦人独具魅力的人文、民族风情依然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.
[返回]
图瓦人的故事
在新疆的阿勒泰地区,保留着当今世界上最后一块未遭污染、未被开发利用的原始生态地——哈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。那里是郁郁葱葱的植物王国,是万物竞生的动物乐园,那里还有一块风姿绰约、充满灵性的水域——哈纳斯湖。
在哈纳斯湖畔,居住着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---图瓦人。他们主要聚居在哈纳斯、禾木乡、白哈坝。长久以来,这个人口总数仅为2000余人的..
[全文]
图片信息:
张图片 / 0页
至
页
至
页
网站管理/
新作者注册
友情链接:
CCN传媒(中国影像传媒)
|
一法网
|
中国搜图网
|
索有网
|
一创图书
|
联智通
|
更多链接